- 联系电话:0551-65318348
- kaiyunty传真:0551-65329389
- www.kaiyun.com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安徽轻工国际中心C座5楼
(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德安人,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出生于北平(现北京市),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任教至1971年,后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自1984年起,历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8年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开辟了中国水稻杂种优势领域,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开展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贡献,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发明奖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袁隆平的:生平、主要成就、荣誉与获奖、担任职务、影响评价、后世纪念、人物关系等介绍
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著作《杂交水稻学》《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在北平(现北京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江西德安人。童年和少年处于动荡的战争年代,1938年随父母从汉口逃难至湖南省桃源县,1939年举家迁至重庆,此后又辗转汉口和南京,直至1949年再次回到重庆,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小学和中学时光。
1949年,袁隆平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次年学校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至偏僻的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任遗传育种教师。
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学的同时,袁隆平在校实习试验田开展农作物育种科研实践。1961年他在早稻田中发现特异稻株,随后根据实验推断为天然杂交稻稻株,形成研究水稻“雄性不孕性”的思路,并于1964年在洞庭早籼稻田发现“天然雄性不孕株”,开始对水稻雄性不育进行研究。
从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袁隆平踏遍附近所有稻田,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的繁育栽培,将收集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整理,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重要论文。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三系法”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使用最初找到的6株雄性不育株水稻及其后代进行实验发现,保持不育特性植株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袁隆平决定用更边缘的野生稻进行杂交实验。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此前从未见过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这株珍贵的野生稻被命名为“野败”,不久第一个雄性不育系培育成功。到了1973年,用“野败”杂交得到的水稻已经种植了几万株,均保持不育特性,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71年至1984年,袁隆平调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3年,袁隆平在第二次中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正式公开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从1976年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推广种植,袁隆平变成全球上第一个成功将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一年后,他主持开展大范围协作攻关,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1995年终获成功。
1991年4月,袁隆平担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1995年,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担任主任,同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率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开展高产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和2014年实现了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四期育种目标。
2016年10月,袁隆平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研究工作,他创建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力求通过杂种优势利用途径,选育高耐盐碱的杂交水稻品种,开拓中国水稻生产新的增长区域。
2017年,袁隆平提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概念,试图通过分子技术,利用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经过培育攻关,2021年10月17日,经测产第三代晚稻组合产量的平均亩产达936.1公斤,创造双季晚稻单产新的世界纪录。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同年11月15日,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开辟了中国水稻杂种优势领域,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开展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贡献。
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在科研实践中冲破当时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在中国率先开展“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研究,挑战这一世界难题。他先后突破三系配套、优势组合选配和杂交制种三大难关,杂交水稻迅速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中国变成全球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项突破,袁隆平也被国际稻作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育种程序朝着由繁向简的方向发展,为杂交水稻的逐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公认和遵循。袁隆平担任责任专家,开展两系法杂交稻研究,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超过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
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袁隆平通过试验田观察和数据测量,撰写了论文《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提出“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选育超级杂交稻”的学术思想,明确了超级杂交稻选育指标、株形模式和技术路线,在他的主持下,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成功,使中国变成全球上唯一一个大面积应用超级稻的国家。2021年湖南省衡南县双季亩产1603.9公斤,成功实现了周年亩产1500公斤目标;同年5月9日,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成功种植推广海水稻。为了有效扩大水稻种植培养面积,袁隆平开展海水稻种植研究工作,他带领团队独创“土壤四维改良法”技术,将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理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耐盐碱水稻等四大农业生产要素整合配套,研制出耐寒性水稻、耐旱性水稻耐、耐盐碱水稻等具有一定抗逆性的水稻品种。截止2022年,海水稻品种已在中国主要类型盐碱地开展推广,种植培养面积突破百万亩,在新疆盐碱地种植实测亩产超过500公斤。此外,在阿联酋迪拜沙漠地区的海水稻试验种植也取得阶段性成功,这是人类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出水稻。
袁隆平一生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在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阶段和节点,均留下了重要学术思考,指引了科学技术研究方向。
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的19年间,袁隆平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他边教学边从事科研工作,围绕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研究探索。此后,袁隆平利用各种场合讲授杂交稻专业方面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水稻科研协作,一大批来自中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如罗孝和、周坤炉、黎垣庆等人,都迅速成长为杂交水稻专家。他还把研究之后发现的“野败”重要种质资源丝毫没有保留地分给中国18个科研单位,试图通过一同研究,加快科技攻关的步伐。一直以来,袁隆平坚持亲自带博士研究生,坚持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坚持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为人才培养贡献了毕生精力。1987年,袁隆平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1.5万美元年度科学奖奖金全部捐出,成立“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对农业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袁隆平是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在1982年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时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逝世,社会各界悲痛万分,国际社会十分关切,国际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中国日报》转载新华社的纪念文章,赞颂袁隆平“对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怀有的赤诚初心,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未变。”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在缅怀袁隆平时说:“在他的一生中,袁隆平先生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科学的态度和为国为民的奋斗者情怀。”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芭芭拉•斯廷森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袁隆平是这个时代国际粮食领域“最值得称颂的领军人物”之一。美国《》发长文回顾袁隆平的一生,称“他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高产杂交水稻使亚洲和非洲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挽救了无数生命”“袁隆平的研究使他成为了民族英雄,他也是中国坚持科学追求的象征”。
追思会。2022年5月20日,湖南农业大学举办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纪念会,将第十二教学楼命名为“隆平楼”,在会上揭幕,并建设“袁隆平纪念馆”,表达深切怀念和无限追思,
广播剧。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制作了四集广播剧《袁隆平的梦》,讲述袁隆平潜心科研攻关的艰辛历程,塑造一位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又朴实求真、平易近人的中国科学家形象。
博物馆。湖南长沙建立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包括《稻米香万年——中国水稻历史背景和文化陈列》《奇异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陈列》《梦想成真——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陈列》等三个展厅,从中国水稻的发展历史、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意义等众多方面,展示袁隆平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出版物。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陆续出版《袁隆平的故事》《永远的袁隆平》《把功勋写在大地:袁隆平画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袁隆平》四本图书,以弘扬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精神,激励鼓舞后人。
电影。纪录影片《大国粮仓》历时四年拍摄完成,于2022年3月4日正式上映,电影生动讲述了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奉献精神。
雕像。为弘扬袁隆平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2022年5月22日,袁隆平铜像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纪念园落成揭幕。铜像由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用时三个月完成,总高5.22米,袁隆平铜像一身朴实农民打扮,四周是新播种下的禾苗。同年4月2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试验田举行袁隆平雕像揭幕仪式,雕像早在1992年5月即制作完成,此次迁至袁隆平生前最惦记的田地前,寓意做一名“稻田守望者”。
袁隆平在南京师大附中学籍卡上的出生日期为民国18年7月9日(公元1929年7月9日),在西南农学院学籍卡上的出生日期为1929年7月。
第六届大沙河龙舟邀请赛,是2024年6月10日在广东深圳南山区大沙河长廊举办的龙舟赛事。
2024长沙市龙舟邀请赛是2024年6月8日至6月10日在长沙市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举办的龙舟赛事。
《地牢猎人6》是一款由GOAT Games开发的大型魔幻风格的地下城冒险角色扮演类游戏,由成都盈众九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版,海南高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新亚洲娱乐(英文名:ASIA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全称: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戏剧制作人及杂项戏剧服务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下分公司包括虎威艺能创作有限公司(TGS HK)、稻草人娱乐创作社(Scarecrow Entertainment)、虎威王朝音乐创作股份有限公司(TGS Music)、虎威活力娱乐传播有限公司(TGS Taiwan)、AK Entertainment(Korea)以及AEG Korea等。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又称孟买敏感指数)为印度最被普遍的使用的指数,为投资印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发行。由于各类媒体提到的“印度股市”,实际上都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因此,该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数几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词。
国家宝藏(启蒙奠基)金银纪念币,是定于2024年6月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